您好,欢迎来到www.56.net_必赢登录 今天是:
banner4
banner3
banner2
banner1

1111

站 内 搜 索
热 点 快 递
  • 最新公告
  • www.56.net新闻
  • 媒体关注
昆阳磷矿二矿地下开采项目...
《www.56.net_必赢登录尖...
《www.56.net_必赢登录干...
www.56.net_必赢登录83...
媒体关注您现在的位置:www.56.net > 新闻聚焦 > 媒体关注
绿色矿山的“汉营模式”
点击[6137]   发布人:尹定文   发布日期:2014-03-21

昆阳磷矿复土植被区的鲜花大道 供图

昆阳磷矿荒废的矿区经过复垦,变成了植被丰富的林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矿区竖起的宣传牌上写着“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记者杨海冬/摄

昆阳磷矿的职工和附近村民的生活已经融合在了一起,每逢傍晚,大家在厂区的篮球场上伴着音乐,跳起健身舞 记者杨海冬/摄

昆阳磷矿的宣传干事贺仁生不定期会代表矿区走进汉营,为村民拍照,这样的服务已经持续了五年 记者杨海冬/摄

汉营村的农户通过和矿区的合作,走向了致富的道路,村里很多人家盖起了洋房 记者杨海冬/摄

  “三八”节即将来临,晋宁汉营村主任李少林和妇女主任商量着全村的文艺演出。他特别提醒,一定要邀请昆阳磷矿的女职工参与村上的节日庆祝。企业和村民之间节日的欢庆同乐,已成为他们约定俗成的规矩。

  和其他矿产区一样,汉营村原本和昆阳磷矿有着格格不入的矛盾冲突,村民们一度甚至不惜用堵路的方式,来表达他们对矿山的不满。“汉营模式”的出现和率先垂范,让昔日怨懑消弭,睦邻更长久。

  而这,正是破解中国众多矿村矛盾的一个标本。

  从地道农民到绿化队长

  2月27日晚上,晋宁县汉营村上空繁星点点。

  晚饭之后,汉营村村民温学金,走出家门朝外瞄了一眼天气后,从客厅拿起安全帽和手电筒,发动他的越野车,朝村后的昆阳磷矿驶去。微风吹过,温学金将车前窗玻璃摇下来,享受这一刻的清新。

  近一个小时的巡查,温学金发现矿山的森林植被不存在引发火灾的可能性后,他才安心地坐在山坡上的石头上,还特别提醒:“千万不要抽烟。”透过朦胧的月光,他望着远处高低起伏的山峰,他感觉很幸运,能从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转变成村企盛邦工贸公司绿化队的队长。

  这一夜,轮到他值晚班,主要任务就是在矿山四处巡逻,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从晚上8点到第二日早上8点,和他同时值班的,还有他们绿化队的另一名队员。

  28日上午10时许,温学金才从昆阳磷矿返回村里。在村口,他看见昆阳磷矿的宣传干事贺仁生正在给村里的老人们拍照。相互招呼后,他回到自己的客厅,靠在沙发上,舒一口气。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根烟,吐着烟圈,他已经憋忍12个小时了。温学金说,矿上的业余摄影师有80多名,得闲时他们就自发来村里给老人们拍照,也会给村委会制作宣传栏。

  他的妻子李勇芬已经和其他妇女成群结队上山种植树苗。作为绿化队的队长,早在春节过后,他已将绿化队40名工人的值班日程和具体事项安排妥当。

  温学金是最早进入绿化队的村民之一。1996年,他进入昆阳磷矿绿化队,每个月的工资是360元,这个工资水平和磷矿当时的职工工资相等。2005年,汉营村村办企业盛邦工贸公司成立后,温学金作为绿化队的队长,收入也逐渐增加,由原来的360元/月,提升至2000元/月。

  当昆阳磷矿向汉营村抛出要建立绿化队的“橄榄枝”时,让温学金非常为难。很多村民前来报名参加,但名额毕竟有限,他只能择优录用。如今,他们绿化队成员每天上班8小时,所得的工资除了上交汉营村相应的管理费外,每个工人能拿到2000元/月,还不包括每人每月665元的“五险一金”费用。这些人员由盛邦工贸公司管理,而员工的工资却由昆阳磷矿发放。

  其实,很多村民报名参加绿化队,更看重的是,昆阳磷矿给他们购买的养老保险。在温学金和其他村民看来,这样就能保证自己老有所养。

  曾在10多年前,汉营村支书李忠林就对村民们说,要让村里人进入昆阳磷矿上班, 年人均收入能到3万元,三口之家每年收入能超过10万,而且要给他们购买养老保险,他们的身份逐渐向城镇居民转变。面对李忠林这种类似于天方夜谭式的憧憬,村民们有些不屑一顾。

  “矿村矛盾”隔阂史

  村民们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1965年初,1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转业官兵,响应国家号召纷纷从祖国各地来到昆阳。在“当年建矿,当年生产”和“先生产,后生活”的口号鼓舞下,矿山建设者,在电铲、钻机、推土机、大车等生产设备均未到矿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国家对磷矿石的急需,激情满怀,用钢钎、大锤打孔;用箩筐、粪箕装车。就此,掀开了大规模开发云南磷矿资源的序幕。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的央企,给当地村民的感觉是“高高在上”。除了当时矿山的职工居住在当地村民家外,上个世纪80年代,昆阳磷矿从当地水库搭建自来水管并免费接送到各家各户,成为他们之间唯一

  一次友好合作。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汉营村村民逐渐走出村寨,前往全国各地打工。在城市里,不同的阅历让他们的思维意识和人生见识不断增长。

  回到村里,面对车水马龙的乡村公路和开采后的荒山,他们愤愤不平:“凭什么他们开采矿石,我们村里的人来活受罪?” 这种牢骚最终爆发了,当地村民在村领导的振臂高挥下,将他们拉送磷矿石的公路堵断,甚至有村民前往昆阳磷矿矿区闹事,干扰矿山的正常生产。

  不少村民说,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段时间,逢雨便会爆发泥石流,整条河全部是泥浆,农田也经常被这些泥浆淹没。矿区每次放炮,村民们都很害怕担心他们的房屋被震裂。“每隔三五年都需要翻修房屋,不然就会漏雨。”

  当时任村长的温学金向昆阳磷矿的领导多次写出书面报告,但都没有得到任何的答复。在村民们看来,这种“高高在上”的态度,让他们很憋屈,他们要找昆阳磷矿进行赔偿,寻求他们自己的生存权益。

村民能在家门口上班了

  多次堵路事件后,昆阳磷矿选择了“妥协”。

  他们在给予汉营村部分经济补偿的同时,让古城镇和汉营村创办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给当地老百姓提供就业岗位,同时支持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如此,当时夹在村民和昆阳磷矿中间的村委会干部,还是成了风箱里的老鼠。李忠林甚至多次萌生了“撂挑子”的念头。

  “如果企业没有发展了,村里肯定发展不起来。”李忠林将全村每家每户分包到每个村民委员会干部的身上,一家一户地做思想工作,和他们讲道理,谈形势的发展。温学金说,全村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持反对意见。很多村民当时的思想观念硬没有转变过来,他们只考虑到当前的利益,并不考虑长远的利益。针对全村的发展,“全村至少开过20-30次会,每次会都要开到凌晨1-2点”。

  当时,李忠林对村民们描绘美好未来,汉营村以后的发展方向将是全村人甩掉锄头,从农民身份向工人身份转变,朝“个个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方向靠近。

  直到绿化队成立,全村40名村民到昆阳磷矿上班,每个月能拿到固定的收入,他们对李忠林的话才相信了几分。

  2005年,汉营村的盛邦工贸公司成立,昆阳磷矿同意汉营村办企业采用小型机械和人工开采的方式,开采矿区大型机械无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并由昆阳磷矿收购。这一措施,从很大程度上,让汉营村的集体收入大幅度增加。

  去年,该公司每年上缴给村委会的收入达140万元。现任村主任李少林说,他们用这笔集体资金除给村委会硬化路面,建立公共厕所,年满60周岁的男人、55周岁的女人还能获得村委会给予的6000元养老补助,他们可以选择自行购买养老保险。

  3年前,83岁的李润秀由儿子缴纳了8200元的养老保险费,如今每个月能拿到310元的养老保险费,“以前那可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从2009年开始,晋宁县出台“反哺费”规定:含磷量超过26.5%的磷矿石,给予当地村民委员会6.5-10元不等的反哺费,用于全村的公益事业建设和村民的分红。李少林说,去年昆阳磷矿给予汉营村的“反哺费”就达80万元。

  汉营村如今还成立了绿化苗圃种植基地,由村民们出工种植苗种,苗种种植好后再卖给昆阳磷矿用于恢复植被,由他们种植,有这一笔可观的收入。随着2009年晋宁工业园区建设的征地工作的进行,当地80%的村民已成为失地农民,很多村民用当年征地款(6.5-10万元/亩不等)修建出新式的楼房。如今在家门口便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矿企掏钱复植破冰 

  1995年开始,汉营村周边逐渐出现私有企业和乡镇企业参与磷矿的开采。私有矿主们租赁村委会的土地,按照地理位置和磷矿资源的品位,每年给予村委会1-2万元的租金,办理相关的开采手续后即可动工。

  曾经一度,晋宁县磷矿的采矿权发展至18个,越界开采和以探代采成风,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很多私有矿主开采完后,拍拍屁股就走人,谁还来管你植被的恢复?”李少林如是说。

  2004年,晋宁县政府开始意识到盲目采矿的恶劣影响,开始整合全县磷矿资源。这一政策的变化,让私有矿主一度不适,矛盾和冲突经过5年才得以缓和。最终,确定了以云南www.56.net和晋宁县www.56.net矿业公司两个国有企业为整合主体,将全县磷矿资源全部整合到国有企业名下。

  面对私挖滥采留下的烂摊子,昆阳磷矿只能选择对这些荒山实施采空区复垦植被计划。其实,昆阳磷矿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对恢复矿山生态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试验,制定了矿山植被恢复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并列入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每个年底生产经营计划。同时,组织实施了“云南昆阳磷矿地质环境恢复和治理”、“矿区废弃地生态修复综合控制技术研究和示范”、“控制林矿区面积源磷矿污染工程技术”等项目。

  www.56.net_必赢登录党委工作部副部长乐爱国称,2001年,该公司原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文学提出恢复矿区植被计划这一方案时,很多职工并不理解。他们认为,恢复植被将是一个公司的重大项目,将花费非常巨大的资金,做他们认为不值得的事情。但公司的张总坚持自己的意见,将这项目提上日常议程,并很快付诸实施。

  从那以后,昆阳磷矿采取自上而下的开采方式,开采磷矿石之前,将地表层土全部囤积在一个地方,等磷矿石开采完毕后,从开采面的下方将废渣运送到采空区,填平后再将囤积的表层土覆盖在废渣上面,种上树苗,恢复原本地貌和森林植被。

  “很多人不知道其中的成本之巨,仅车辆运送从下方的采掘面运送废渣到上方,堪称是最费油的。”乐爱国说,不负责任的企业,根本不会对这些采空区进行回填,更谈不上复垦植被。

  曾经由其他公司开采的尖山磷矿区,他们接手时还没有实施植被恢复。由于该山体坡度陡,而且岩石丛生,他们公司特意找到昆明理工大学,经过相关专家的认真研究,采取“客土喷播”绿化技术,共花费4200万元,才还山体绿色植被。

  为了提高复土植被的成活率,他们还专门找到云南林科院和西南林学院,聘请专家到实地进行专门的研究,种植适宜树苗。如今,复土植被除了松柏、核桃树、旱冬瓜外,他们还将研发经济作物的种植,如薰衣草等。

  每年9、10月份,矿山的最高处已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中部是采空区的复土段,而下部则是正处于开采的采掘面。每年矿山和汉营村委会都在这里举行登山比赛,走在花丛中,形成一道独特的矿区风景线。

  乐爱国认为,www.56.net之所以这么做,

  与公司长期的经营理念是分不开的。昆阳磷矿目前恢复植被面积已经达到7000多亩。整个云南www.56.net下属的尖山磷矿、海口磷矿、晋宁磷矿和昆阳磷矿,从2004年到2012年,共投入2亿多元资金植被造林2.5万亩,复垦植被率达94%。

  20世纪80年代末,云南www.56.net采空区复土植被试验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10年,国土资源部针对晋宁县国土局向上提交的矿区征地制度改革的方案,实施现场调研时发出惊叹:这才是真正的绿色矿山经营模式。当时中国矿业协会秘书长还为他们的经营模式,更名为“云南www.56.net—汉营模式”。

  矿山上的“足球友谊赛”

  如今,在村民们看来,昆阳磷矿再也没有当年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相比而言,他们的沟通和融洽,用乐爱国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来形容更为贴切。

  昆阳磷矿和汉营村开展多方位的项目合作,把不适宜规模化、专业化作业的项目外委本地村社企业嘉赛达公司、盛邦公司、兴滇货运公司、欣驰化工、燎都化工、汉营苗圃基地等。很多村民已经成为公司的员工,从事搬运、采掘、爆破等工作,按照村民自己的技术水平,拿到的工资从2000元/月到4000多元/月不等。

  在乐爱国看来,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汉营模式”的核心就是企业和村民利益的捆绑和重建。他说,“汉营模式”遵循的原则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睦邻和谐,共赢发展。

  而它的模式的基本要点是工业反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扶持集体经济,提供劳务和就业,赞助补偿,企地文化交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2月28日上午,李少林和汉营村妇女主任在办公室商量着今年“三八”妇女节的文艺演出,他们为开展演出后,是否请大家一起吃饭而犯愁。“每次我们定好日期后,就通知他们,他们肯定会有人来和村民一起庆祝的。”李少林说,昆阳磷矿的文艺队伍还相当专业,大家都愿意看他们表演,除了文艺队,还有摄影组、医疗组等。

  从开展“汉营模式”以来,昆阳磷矿每年都要和汉营村联办文艺活动,如年度春节游园、正月十五闹元宵、年度登山比赛、社区文化节、歌咏比赛等。2009年,昆阳磷矿还在复垦植被区修建了一个高原足球场,每当村民和职工得闲时,双方还会派出代表组织一场足球友谊赛。

  自2008年起,每年为每个行政村的10户村民拍摄全家福照,扩片装框送给村民,为汉营村委会制作安装了“企地和谐”宣传栏,定期编制宣传栏的文字及图片供村民阅读和观看。

  针对“汉营模式”的发展,李忠林认为,应该坚持科学的发展理念,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发展,它不会停滞不前。如今,村委会和云南www.56.net协商,将实施征地政策转变为临时租地政策,村民们将地租用给昆阳磷矿,采完矿石后,企业采取复土植被,还给农民继续耕种。

  同时,他们还想在矿区建立矿区博物馆,将古老的“东方红”75# 推土机、采矿工具等纳入博物馆展览范畴,发展矿区旅游资源。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汉营模式”的核心,是企业和村民利益的捆绑和重建。“汉营模式”遵循的原则是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睦邻和谐,共赢发展。(记者 尹定文)

 

滇ICP备07500262号-3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