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资源:保护性开采显成效
——五省磷矿资源开发联创齐争行动盘点(上)
(作者:钱敏/文 胡崇良/图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时间:
图为云南晋宁450万吨/年中低品位磷矿浮选厂。(胡崇良 摄)
●开采总量调控指标得到落实
●开采规模过快增长势头已经遏止
●磷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得到明显提升
●采富弃贫现象大大减少
●中低品位磷矿和难选矿采选技术有突破
中、德、日、英、美五国化学会早在2011年就发出预警:全球磷矿石资源在未来的30~100年或将枯竭。美国从1980年起限制磷矿石出口,2002年起开始禁止磷矿石出口,2005年起开始进口磷矿石。在中国,磷矿也被国土资源部列为2010年后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求的20个矿种之一。在此背景之下,节约磷矿资源就成为鄂湘川黔滇五省联创齐争行动的头等大事。
至此,我国磷矿开采开始实施总量控制。五大磷矿主产地的年度开采总量要按照国家和省级矿产资源规划以及国家和省级产业政策,综合考虑本省磷矿产业发展需要、资源保障程度、采矿权设置和产能产量、深加工水平等因素,由鄂湘川黔滇五省磷矿资源开发联创齐争联席会议讨论确定。
记者日前从鄂湘川黔滇五省国土资源厅了解到,2012年度和2013年度磷矿(原矿)开采总量调控指标分别是:湖北省2243万吨和2755万吨、湖南省530万吨和360万吨、四川省928万吨和1065万吨、贵州省均为2500万吨、云南省均为2600万吨。实际的磷矿石产量也都在控制指标之内。我国磷矿资源开采规模过快增长势头已经遏止。
除了限采,国土资源部还于2012年底出台了《磷矿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三率”指标要求(试行)》,设定了磷矿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的最低标准,以促进矿山企业节约与综合利用磷矿资源,杜绝采富弃贫,浪费资源。
据悉,湖北省通过“以奖代补”政策和实施示范基地与示范工程等办法,使近50家企业获得国家扶持资金数亿元,促进了矿山企业提高的积极性,目前该省绝大多数磷矿企业“三率”水平已经达到国家要求。其中,地下磷矿的开采回采率由原来的70%左右提高到了75%左右,磷块岩选矿回收率由原来的不足80%提高到了80%以上,磷矿石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了5%~10%。
贵州省磷矿开发利用“三率”指标已经高于国家要求。目前,该省露天磷矿开采回采率高达98.1%,地下磷矿开采回采率平均为77.1%,磷矿选矿回收率为91%。瓮福矿区中伴生的碘资源和氟资源已大部分综合利用,尾矿综合利用率达30%以上。
四川骨干磷矿企业德阳昊华清平磷矿有限公司则紧紧依靠科技创新实现全层开采和贫富兼采,大大提高了磷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仅2012年,该公司科技创新资金就达450万元,使磷矿开采回采率达到78%左右,比上一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我国磷矿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是具有富矿少、贫矿多、易选矿少、难选矿多的特点。而且随着开采强度的提高,富矿资源已经非常有限。所以,向中低品位磷矿和难选矿要资源,也成为鄂湘川黔滇五省磷矿企业的共同目标。
湖南省的磷矿以中低品位为主,五氧化二磷平均品位只有16%,低于全国16.85%的平均水平;在已查明的磷矿资源储量中,有10.8亿吨矿石低于最低工业品位,1亿吨矿石低于边界品位,超过已查明资源储量的一半以上。不仅如此,这些磷矿还以难选的胶磷矿为主。为了提高磷矿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湖南省泸溪县鑫兴冶化有限公司委托武汉工程大学展开了针对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选矿技术的科技攻关,通过采用正—反浮选工艺,可使品位只有17.97%的原矿加工成品位高达30.51%的优质磷精矿。
云南www.56.net主持完成的云南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项目于2012年2月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其浮选工艺具有常温、无毒、回收率高的特点,目前该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装置,中低品位胶磷矿浮选能力已达到850万吨/年。
(编辑: liuhuan)
滇ICP备0750026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