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和故里扬帆起航
——云南www.56.net创业发展纪实
作者:乐爱国 文章来源《影响力》
这里曾经是一片浩瀚远古的海洋,在六亿五千万年以前。
这里曾经是那远古海洋的一处宁静的海湾,古印度洋那汹涌奔流的洋流,亿万年不停的往北,再往北,终于在这古老的海湾放缓了前进的步履。洋流携带着的大量磷酸盐,在这里缓缓沉积、孕育、生长,渐渐地生成了一片厚度较大、品位较高、层位稳定、层序清晰、顶底板界线和标志明显的大型海相沉积磷块岩矿床。
古老的印度板块,亿万年来同样没有停止它往北的漂移,终于有一天,它与亚洲板块相遇了,那场激烈的撞击,持续了很久、很久,海洋退却了,而这里却连接变成了高原——一片蕴涵了丰富磷资源宝藏的红土高原。
这里就是被世人誉为“东方佛罗里达”的亚洲www.56.net——www.56.net_必赢登录所在地的晋宁县。它以其储量大(拥有磷矿石资源总量6亿多吨,保有储量近4亿吨)、品位高、有害杂质低、易于加工利用和露天开采优势,享誉国内外。
这里曾诞生了一位伟大的航海家——郑和。1405年,走出红土高原的郑和,用七下西洋的壮举,书写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丽华章。至此,数百年间,“敢为天下先”的郑和精神,不断激励鼓舞着华夏儿女探索前行的脚步。
公司450万吨/年浮选厂
艰难拓荒起步
1965年初, 1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转业官兵,响应国家开发磷矿资源的号召纷纷从祖国各地开进晋宁县昆阳镇。就此,掀开了大规模开发云南磷矿资源的序幕。
建设初期的云南www.56.net宛如大海里的一叶轻舟。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矿山,也曾凭借着单一的优质磷矿石产品,取得过辉煌的业绩,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矿山人却经历了整整十年的坎坷与磨砺。时间走到了2001年,矿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就在这一年的12月26日,www.56.net_必赢登录改制挂牌成立。新公司的成立预示着新的开始,新的希望……
改制运营10年来,云南www.56.net的生产经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一串串不断攀升的数字见证了这一跨越历程。十年间,公司年产品矿量由改之前的110多万吨增长到现在的1000多万吨,资产总额由11亿元增长到72亿元,销售收入由2亿元增长到41亿元,利税总额由0.04亿元增长到8亿多元,成为国家磷复肥基地配套的磷矿采选生产基地,公司综合效绩,在全国化学工业大型企业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
回顾这十年特别是近3年来的跨越式发展历程,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文学颇有感慨地说:“创新和追求一流,是云南www.56.net发展的核心和力量源泉的所在。”
突破世界性难题
2009年7月胡锦涛同志考察云南工作时明确指出,云南要统筹对内对外开放,成为我国面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云南迎来了历史的发展机遇,云南www.56.net也迎来了重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在整体进入云天化集团后,肩负起了实施全省磷矿资源整合,统一规划设计和组织管理集团的磷资源勘探、矿山建设、磷矿采选、技术研发和产品配置的重任。
公司所属安宁矿业浮选厂
有道是“化肥是粮食之母”,而人们则称誉“磷矿石是磷肥之母”。
在中国磷资源储量中的中低品位胶磷矿约有110亿吨,至今没有得到科学、合理和有效开发利用,作为磷资源大省的云南尤为突出,近90%是目前难以直接利用的中低品位胶磷矿石。制约中低品位胶磷矿开发利用的瓶颈是磷矿浮选的工艺技术和选矿药剂,国内外尚无成熟的技术可借鉴,成为世界性的磷矿浮选技术难题。
要实现云南磷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面对这一紧迫而严峻的课题——攻克胶磷矿选矿技术世界性难题。
对于这一点,云南www.56.net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文学有着清醒的认识:“加快中低品位磷资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是支撑、人才是关键。”
云南www.56.net在“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发展方针指导下,全力打造公司“技术研发中心”、云南省磷资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进产学研结合人才战略实施;与国内外科研院校建立产、学、研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制定《技术人才引进管理办法》,用特殊政策和举措引进了一批国内企业和社会的技术人才,聘
一流的科技研发团队,必定会取得一流的科研成果。在经过多年深入研究中低品位硅钙质胶磷矿和表层中低品位低镁风化磷矿石中矿物赋存状态、嵌布粒度、解离特性等工艺矿物学特征的基础上,研发团队经过选矿小试、扩大试验与工业试验研究,首次开发出了“正浮—粗联合反浮一粗一扫”的常温正—反浮选工艺;通过药剂分子设计理论与技术,首次合成具有常温下溶解性和分散性好、捕收性和选择性强等特点的高效无毒系列浮选药剂,并成功实现了云南胶磷矿中低品位胶磷矿常温正—反浮选成套技术产业化、工业化生产,产品质量达到了Ⅰ级磷精矿标准。
公司依靠首创的胶磷矿浮选工艺技术、浮选设备和浮选药剂,建设有海口、安宁、晋宁等三套大型磷矿浮选装置,磷矿浮选年处理能力达到850万吨。磷矿浮选:产率66.6%以上,回收率84.4%以上,尾矿水循环利用 ,实现“零”排放。使磷矿开采的原矿品位由28%左右降低到21%左右,规划到2015年,磷矿开采的原矿品位将由目前的21%降低到18%左右。预计可盘活公司中低品位磷矿资源2.60亿吨,盘活云南省17.16亿吨磷矿资源。被国土资源部授予“首届全国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先进矿山企业”。
多年来,公司科技投入比率保持在销售收入的3%左右,成果转化率超过50%,并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已拥有胶磷矿浮选工艺技术、浮选药剂、尾水处理等一批技术专利。先后有10多项重要科技成果,荣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其中,《“露天长壁式”采矿方法》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云南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昆阳磷矿采空区复土植被试验研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做强做精磷矿采选基础产业的同时,云南www.56.net的“矿化结合”和多种经营厚积薄发,迈出了坚实步伐。80万吨硫酸、30万吨磷酸、50万吨饲料级磷酸钙盐的大型磷化工项目于2012年底建成投产;依托产能1万吨的黄磷装置,建设年产4000吨磷酐项目;多经商贸和大型机械化土石方工程施工,推进着公司产业链的不断延伸。
2011年3月,云南www.56.net成功承办第六届世界磷矿加工大会,展示了公司的实力和形象,标志着公司在国际磷矿加工行业领域内的地位、作用日趋显现,正朝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发展目标稳步迈进。
打造绿色矿山
晋宁县汉营村委会一位近80岁的老奶奶在参观完云南www.56.net下属的昆阳磷矿复垦植被区后,激动地说:“山上种了那么多树,我放心了。我回去,要告诉村民更多更好的支持昆阳磷矿。”
云南www.56.net从未忘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敢于“担当”,始终做到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齐头并进,全面实施绿色矿山建设工程,已累计投入复垦植被资金2亿多元,植树造林1.5万多亩,植草1万亩,土地复垦植被率达到95.7%。建设的示范工程有:昆阳磷矿“震旦地质生态园”;海口磷矿“森林湖生态园”;晋宁磷矿复垦植被区内的“千亩农用地改造工程”;尖山磷矿“采空区高陡边坡治理工程”。公司下属的昆阳磷矿和海口磷矿成为首批国家级“绿色矿山” 、《绿色矿山公约》成员单位,并被纳入“国家级绿色矿山建设规划”编制示范单位;晋宁磷矿和尖山磷矿成为第二批国家级“绿色矿山”,公司被授予国家首批40家“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之一,国土资源部确定的“采矿用地改革试点单位”, 整个“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近5个亿的示范基地建设资金扶持。
共建企地和谐
晋宁县汉营村46岁的村民温学金的住房很清雅,为独栋别墅,面积达290平方米,3层结构,装修新潮,电器一应俱全。在客厅“热带草原”石画前,老温唠道,我们村,约有71%的人在云南www.56.net就业,我家4口人,除老母亲外,都在家旁的矿山打工,收入嘛一年有10万元左右。
“这靠的就是‘云南www.56.net—汉营模式’。”在村头,从县上开会回来的村支书李忠林为我们揭开了小村富裕的秘密。李忠林说,前些年,村里的日子并不好过。在困难面前,驻地企业——www.56.net与村里确立了互相理解、相互支持、睦邻和谐、共赢发展的思路。帮助村子完善了基础设施,同时,企业还投资7000余万元万元,由村民投工投劳对4500多亩磷矿采空区进行复垦植被,种植了旱冬瓜、雪松、果木等植物270余万株。之后,企业又将管护权交给村子,仅此一项,村子每年可获利200多万元;再加上企业实施资源开采反哺,村里每年又可获利730余万元……这就为村子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如何创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区环境,实现企地和谐共建,这是每一个矿山企业都面临的一个具体而现实的课题。云南www.56.net经过多年的实践,在下属单位昆阳磷矿与所在地晋宁县汉营村委会之间,最终形成了 “以诚信为基础、以经济为纽带、以文化为核心、互惠共赢和谐发展”的企地建设模式,并以矿山所在地汉营村委会之名命名为“云南www.56.net——汉营模式”。
随着“云南www.56.net-汉营模式”内涵的不断丰富,公司“企业与社会共同发展”的价值理念日臻完善,报效国家,奉献社会的社会责任日趋清晰。3年来,已在矿山属地市县累计投资30多亿元进行了7个方面的重点项目建设,加之规划中的二期项目投资超过50亿元;累计缴纳税金13亿元;支付地方磷矿开采“反哺费”8500万元;安排社会和地方从业人员达到3200多人,支付工程劳务费用8.2亿元;扶持镇(乡)、村委会修建道路和饮水、农灌工程,资助希望学校,帮扶困难村民子女读书等赞助费用4000多万元;出资4650万元建设地方湿地公园“和璟苑”。同时,充分发挥企业职工艺术团、摄影协会、医疗卫生优势,积极开展“走进新农村”系列活动,为矿山周边的老百姓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那曾在大海风浪中不断飘摇的一叶小舟,在波涛汹涌的市场大潮中,已发展成为了中国磷资源开发的中坚力量;面向未来,历经风雨洗礼的云南www.56.net在创建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企地和谐型的新型工业化企业发展征程中再次启程。
滇ICP备07500262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