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www.56.net尖山磷矿高陡边坡治理 让矿山变得更绿
高陡边坡绿草重生
云南网讯(记者 王玮)任何一座矿山的开发,都离不开环境保护与资源开采这对矛盾体的困扰。当企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冲突时,如何实现资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诸多企业面临的艰难抉择。
然而,记者日前在云南www.56.net尖山磷矿采访时却看到,这座位于滇池西畔,正被大规模开采的矿山却宛如森林公园,与周边环境浑然一体。矿区内绿树成荫、鲜花拥簇,矿区外道路宽阔、绿树成荫。经过治理改造后的尖山磷矿,如今俨然已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绿色矿山。用“矿在绿中、楼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园中”来形容毫不夸张。
此前的尖山磷矿由于在开采过程中缺乏科学设计,形成了坡高200m、垂直高度178m、边坡角50°的“一面坡”开采面,随着开采的延伸和规模化开采,边坡不仅对下部开采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还成为滇池面山的一块“硬伤”。
为消除安全隐患、美化矿山,云南www.56.net于2008年起投入4500万元对矿山进行高陡边坡治理。通过削坡减载卸压、坡角加固、平台设置截(排)水沟导流、平台复土恢复植被等综合治理,矿山最终形成五个安全台阶,坡面不再出现异动和裂缝,有效解决了雨蚀、滑坡、爆破震动等对边坡的影响,保证了边坡下部施工安全。
而为改善和修复生态环境,针对高陡边坡坡陡、坡长、坡面底板大部分是裸露岩石等极端条件,矿山又从边坡结构、土质分类、植物群落等方面对绿化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利用“客土喷播厚层基质坡面绿化”技术”,矿山硬是在光滑的石板上让绿草重现、鲜花争艳,实现了灌木花卉与自然相容的和谐生态边坡。而如此大面积的在高陡露天基岩上进行复垦及植被恢复,也成为了国内矿山边坡治理中的典范。
记者了解到,除边坡治理外,为最大限度的减少磷矿开采对地表植被造成的破坏,矿山还专门制定了复垦植被规划。按照“矿石开采到哪里,覆土植被工作就跟进到哪里,恢复生态,不留遗憾”的方针,矿山分别在采空区、职工生活区、厂区道路建设了融樱花、竹林、樱桃、华山松等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林。而为保证园林绿化和苗木成活,主管部门甚至还为每一位职工开通了手机天气预报。
此外,作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矿山在维护好矿区生态环境的同时,还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承担了西山区海口镇中平村 “一湖两江”绿化工作,先后为该地种植柳杉1052株,藏柏32000株,清香木6000株,造林总面积超过270亩。
经统计,2007年至今,尖山磷矿已完成复垦植被2441亩,植树74.44万株,覆土植被率达92.5%。通过多年努力,目前矿区已基本形成资源、环境、经济相协调的发展局面,并成为“五采区”植被恢复的示范区。
滇ICP备07500262号-3